广东科技报讯 为充分发挥高校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加深“校会合作”,实现高校与协会的有效衔接,为广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科技支撑和基础服务保障,6月10日上午,广东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省农技协)秘书长陈鸿泽一行至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华职),围绕“助力乡村振兴与校协合作、人才智力服务”主题开展座谈会。
华职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梁悦介绍,学院正深入推进广东省“粤菜师傅”工程,通过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模式,与广州市增城区的生态智慧示范农场共建“实训基地”等项目,经常组织社会实践服务团队到广州市增城区开展助农兴农活动。学院现运用电商专业知识,发挥电商专业特色,数字赋能农产品销售,助力农户农企增收。在学校各位领导的重视下,目前学校已建有集培训、服务、实践于一体的农业项目功能基地,为农业农村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座谈会上,省农技协综合部部长梁晓霞介绍了协会结构和服务内容。梁晓霞表示,在中国农技协、省科协领导和业务指导下,省农技协作为省科协省级学会,弘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总目标精神,营造乡村振兴浓厚氛围,不断发展协会创新能力,加强人才专家库、科技服务站建设,以人才专家团队提供智力服务支撑会员发展与创新。
据省农技协秘书长陈鸿泽介绍,近年来,协会借用“乡村振兴”契机,组建人才专家库、乡土专家库,构建科技服务站,致力推动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人才教育与培养、乡村旅游与农旅生态观光园、农产品电商、高校共建创业学院、校园招聘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建设。省农技协承接了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上山下乡助力乡村振兴项目”、省振兴科技基金会“广东省‘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培训交流活动”、“广东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学术交流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协会一直致力于构建良好的乡村振兴“校会”合作体系,整合协会与院校的资源,实现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提升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
华职副校长何伟表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五大要求,近年提出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政策,对华职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来说是一种机遇,也是高校成为服务乡村振兴重要力量的契机之一。而省农技协作为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桥梁,通过整合利用高校人才资源、社会优质资源规划相关项目,成为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力量。另外,学校更要打造职业教育品牌,以“育人树人”更好服务回报社会,在人才智力与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信息化上助力乡村振兴。
何伟表示,未来有望与省农技协展开合作,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与转化等方面深化改革,在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提高办学水平、壮大办学实力、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进行深入交流。
会议上,陈鸿泽为华职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李文彪、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叶宜生颁发协会人才专家库人才聘书。
双方一致认为,学校与协会合作思路清晰、定位明确,能较好地结合学校与协会优势,从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等方面契合乡村振兴服务要求,完善联动机制,探索协同服务模式,为广东乡村振兴培养出更多不同学历层次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省农技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