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生命黄金4分钟,应急救援技能学起来!
来源:广东科技报2023-06-12

近年来,受社会压力及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等影响,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救治心源性猝死的关键就在于心脏骤停后的4分钟,这4分钟被称作“生命的黄金4分钟”。


图片


时间就是生命,为生命力争黄金4分钟,让身边的你我都有勇气、有能力伸出救援之手。6月7日,南沙区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科普团在龙穴街南沙港务有限公司及龙穴街幼儿园举行了“提升辖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仁心仁术、义诊培训进企业进校园”系列活动。


第一站:急救科普进企业


“剪刀、石头、布……”南沙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及医院应急救护科普团队通过群众耳熟能详的游戏,拉开了南沙港应急科普活动的帷幕。


图片


“心源性猝死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80%的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和CPR(心肺复苏术)是救治心脏骤停的最佳手段……”科普志愿者通过浅显易懂的理论讲解,配合现场演示,让“零”基础的南沙港务公司职工亲身体验实践操作,使他们掌握了异物卡喉海姆立克急救、徒手心肺复苏、AED的使用等急救理念和技能。


图片


第二站:应急救护进学校


小朋友嬉戏吵闹,不小心碰击撞伤、异物卡喉怎么办?科普志愿团走进龙穴街幼儿园开讲。


图片


图片


科普志愿者、南沙区第一人民医院胡伟建医生针对幼儿园特点,讲解了异物卡喉海姆立克急救法及外伤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等知识。胡医生详细阐述了救治原理,并在现场手把手指导老师们操作止血包扎、心肺复苏、骨折搬运等实用技能,提高教职工应对意外受伤的自救互救能力。


图片


本次急救知识与技能科普行动,通过广泛普及应急救护理念、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引导大家增强“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意识,让“救命神器”发挥作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现场自救互救能力。南沙科普从南沙区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下一步,医院将利用专业资源优势,深入企业、学校,进一步扩大“全民急救技能普及”的范围,为保障南沙人民生命安全贡献力量。


供稿:刘锦萍、肖喻